药品“新政”如何化解潜在风险

2009-08-29

根据卫生部公布的《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》,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,将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。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、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,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。这意味着,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“经典药”,将通过集中生产和招标、统一配送,挤掉药价“水分”,让百姓享受实惠。
  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,“新政”让利于民之时,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。申城在推进基本药物目录之时,该怎样来化解风险?
  集中招标,如何避免药企垄断风险?
  随着基本药物的不断推广,社区与二三级医院内的基本药物使用量将大幅增加。据悉,目前上海药品招标的中标率一般在70%左右。对基本药物的统一招标,估计中标率会进一步降低,以此来适当集中生产、降低成本。市卫生局负责人坦言:如果药品招标集中度太高,很可能变成一家或两家企业垄断的局面,使药企缺乏一定竞争,影响企业提高效率、改善质量。
  专家认为,招标过程中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制度应落实到位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李国红副教授表示,政府部门的工作要规范,比如招标时有公示制度;以目前的信息手段,卫生部门有能力做到生产、配送过程中实时收集数据、进行监控。招标完毕后,中标药企的生产与配送也应实时进行跟踪,监督其在基本药物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善质量。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惠琴说,政府在招标时,应建立流动的专家库,每次招标对专家进行“盲选”,指定不同专家参与招投标,以避免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“人情牌”。至于中标企业如在实时跟踪时生产不合格,应勒令其“下马”,更替生产厂家。
  药品降价,如何避免药物“断档”风险?
  长期来,“中招就死”是药品招投标领域的怪状。即药品企业间大打“价格战”,令中标药物因价格太低没有利润空间,药企只好放弃生产导致药物缺货断档。该如何避免因“招”而来的价格低廉,生产过于集中而引发的基本药物“断档”风险呢?
 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主任沈金芳建议,药品招标不应只“招价格”。申城大医院的用药安全比较好,正是因为通常选择规模大、信誉好的制药企业产品;在选择基本药物的生产企业时,要首先看其资质、考察其生产能力等实力,最终以“质量优先、价格合理”的原则,在药企的质量和价格之间找好平衡点。确保药企取得一定利润,是药企持续生产的首要前提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也表示,药企毕竟是自负盈亏的企业,药品的生产、营销皆按照市抄济的模式运作。为了不出现生产“断档”、生产偷工减料的风险,政府应对生产基本药物的厂家进行相应的资金补偿、税收优惠等。
  统一配送,如何避免暗自转包风险?
 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,基本药物将实行一级配送,即一个药仅委托一家经营企业批发销售,从而减少流通环节,遏制药价“虚高”。据记者了解,目前上海的药物配送在某些地区还存在两级配送格局,即大企业再分给小企业;而现有的128家药物批发销售企业,也良莠不齐。启动基本药物的一级配送,政府必须整合现有药物批发销售企业,避免有企业暗自转包实行两级配送,造成药价成本偏高,令百姓徒增用药风险。
 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认为,对基本药物,国家规定了最高零售参考价,该价格包含了配送成本。由于两级配送需要相应的成本投入,最终会令厂家压低出厂价格,直接影响药物质量。因此,实现有效的一级配送,将考验政府的管理与协调能力。本市药监部门则明确指出,药监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基本药物供应渠道专项检查,对本市药品批发企业、医疗机构采购基本药物供应渠道进行专项检查,使基本药物流向可追溯、质量可保证。对列入基本药物目录药品,药监部门还将检查供货单位是否具有合法资质,药品进销存各环节质量是否动态可控,药品实时监控系统上报是否准确及时。
  金融界2009/08/22